最新消息

認識「淨零碳排」與「公正轉型」。

發佈日期:2024/12/20
台灣訂出2050淨零排放目標,轉型對青年、勞工、弱勢的衝擊受到外界關心,台大風險中心發布最新調查指出,民眾最擔心物價上漲、貧富差距變大,更有逾6成民眾不瞭解相關政策。雖然收碳費、提高碳費獲得半數民眾支持,但台大風險中心呼籲,政府應強化與民間溝通機制,並成立氣候社會基金促公正轉型。

碳費即將開徵,有78.1%民眾表示「支持」政府對企業徵收碳費,70.8%亦「支持」補貼企業開發減碳技術、購買節能設備。但也有57.1%受訪者認為碳費將對台灣的經濟和就業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多數民眾支持政府用補貼低收入群體的電價、生活費等。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呼籲,應在市場、產業與國家端擬定更為公平的社會分配,並強化淨零排放轉型過程中政府、企業與勞工的協商與溝通機制,並規劃青年、勞工與中小企業獲得更多淨零決策參與的管道;也應成立氣候社會基金補助勞工職訓補助以及中低收入戶者的生活費用等。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點出,政府應持續加強政策宣導、推動社會對話制度化、鼓勵高碳排產業優先推動公正轉型,並針對受影響產企業、弱勢族群提供經費補助。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也建議,政府應積極接軌各國落實公正轉型的機制,積極推動三方社會對話機制法制化,並且讓轉型中的綠色職缺接軌國際標準的尊嚴勞動,而非只著眼於企業的淨零進度。

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理事鄭中睿認為,政府與淨零相關的財政投入,應優先以擴大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滿足居住、交通等一般人的日常需求;盡可能減少給予私人企業的補貼,以免淨零排放淪為劫貧濟富的不公正轉型。

§上述文章截錄出處:2024/12/12 自由時報報導內容。
§附件一作者:政治大學法學院_林良榮副教授
§附件二作者: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_辛炳隆兼任副教授



*檔案下載:(附件一)從工會的觀點如何回應淨零轉型.pdf
(附件二)數位轉型趨勢對勞動保障及勞資關係的影響.pdf